遼寧省拍賣行業協會
2018年是我省全面實行法院自拍的第一年,也是近年來拍賣指標下滑幅度****的一年。在市場環境壓力持續釋放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作用下,企業經營難度進一步增大,拍賣行業生存發展面臨較大挑戰。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當年,全省拍賣成交總額實現64.8億元(扣除非正常土地拍賣成交額90億后,以下均按此口徑統計),比上年減少23.5億元,下降26.7%。其中降幅較大的:法院委托成交減少21億元,下降92%;金融資產機構委托成交減少8.46億元,下降46.7%;機動車成交減少3.3億元,下降68.1%。與此同時,多項經濟效益指標收出歷史最低水平。其中傭金收入比上年減少4098萬元,下降37%;上繳稅金比上年減少360萬元,下降50.3%;營業利潤-430萬元,比上年減少1620萬元,系我省拍賣史上首次出現行業性虧損狀況。
二、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1、持續下滑危害性比較嚴重。
單位:億元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成 交 額 |
當年數值 |
165 |
135 |
111 |
97 |
88 |
64.8 |
環比±% |
|
-18.2 |
-17.2 |
-12.7 |
-9.3 |
-26.4 | |
金 |
當年數值 |
2.12 |
1.71 |
1.30 |
1.23 |
1.12 |
0.69 |
環比±% |
|
-19.1% |
-23.9% |
-5.8% |
-9.1% |
-38.4 |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全省拍賣成交額整體下降了60.85%,傭金收入整體下降了67.1%,平均每年分別遞減17.1%和19.9%,其持續時間之長,影響面之廣,損害性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2、市場秩序亟待整頓與規范。在拍賣資源不斷分流情況下,降低傭金水平成為許多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導致拍賣行業整體傭金水平持續下降。一是傭金收入下降速度遠大于成交額下降速度,2018年兩者降速相差12個百分點;二是當年拍賣傭金率水平僅為1.078%,比上年減少195個基點。兩組數據說明,目前拍賣已經完全由上游行業轉變為充分競爭的弱勢行業。
3、多數企業已無法維持正常經營。按照較低水平測算,在上報數據的271家企業中,全年拍賣成交額500萬元以上的僅85家,傭金收入10萬元以上的僅83家,分別占企業總數的31.3%和30.6%,說明多數企業已無法正常經營,其中全年拍賣零成交企業數量達到102家,占企業總數的37.6%。
三、充分認識市場格局變化及其發展趨勢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經分析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結論:
1、資源分流是造成拍賣市場萎縮的主因。從歷史上看,拍賣市場以往的波動,多是由經濟層面因素引起的,波動周期少則幾個月,多則一二年;而本輪下滑是由整個資產處置領域政策和流通渠道以及交易方式的改變引起的,從企業層面來講,在重大市場格局改變面前很難有大的作為。
2、各類平臺及部門壟斷對拍賣行業形成貿易壁壘。從國土部門的土地自拍,到國有資產的強制場內交易,再到法院系統的自主拍賣,面前資產處置領域的諸侯割據局面已經形成,尤其是國有資產交易方面的貿易壁壘較為強勢,限制了拍賣企業的正常進入,需要從政策層面進行研究和應對。
3、拍賣與電子競價兩種交易模式將長期共存。在鼓勵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電子競價作為一種新型交易模式,雖然它不同于真正意義的拍賣,也不會完全取代拍賣,但就某些交易品類而言,則具有明顯的拍賣替代作用,且在交易成本和操作的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實現完全逆轉可能性很小。因此,加快實現傳統拍賣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融合,已經成為拍賣行業與各類電子競價平臺競爭的必由之路。
四、下一步開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堅定行業自信。從全國情況看,目前不僅我省下滑比較厲害,其它省份也大體如此。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受電子競價沖擊較早的重慶、浙江、江蘇等地的拍賣業并沒有被沖垮,上海、河南等地拍賣市場則相對穩定。從省內來看也有部分地區或企業實現了逆勢增長。事實說明,拍賣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不是電子競價模式能夠完全取代的。同時,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我們已經形成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拍賣體系規范,也贏得了較高的社會信譽,這些都是我們克服困難,改變市場被動局面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堅定行業自信和企業自信,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升經營服務水平,就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其次要積極推進拍賣業自身的改革與調整。在新的市場格局下,如何轉變思想觀念、調整經營策略、提高經營服務水平,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上海同行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實現傳統拍賣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融合,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拍賣業長盛不衰的基礎和前提條件。為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痛下決心徹底改變拍賣方式幾十年不變的被動局面,大力推行同步拍賣模式,籍以提高拍賣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通過拍賣體制機制的變革,解決監管缺失問題,進而消除外界對拍賣業的疑慮或誤解,進而提高行業公信度。目前,中拍網、上海公拍網、省拍協的公共資源拍賣平臺,都可以供企業選擇。因此可以說目前全面推行同步拍賣模式的條件已經具備,希望企業積極進場交易,爭取同步拍賣模式的交易量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第三、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根據業內要求,今年在行業服務方面要重點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統計信息報送查實工作,提高統計質量,讓企業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發展變化最新情況,盡可能減少或消除信息上的誤導;二是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注意發現和傳播各地好的經驗做法,推動面上工作的擴展;三是引導和鼓勵企業依托自身優勢,承接更多的社會服務工作包括司法輔助工作;四是拓展經營視野,爭取在農地流轉、農產品流通、民品拍賣、軍產拍賣等方面有所突破;五是針對拍賣公告費過高和平面媒體受眾面萎縮的實際,爭取以平臺公告方式取代須平面媒體公告,以減輕企業負擔。
第四、依法維護拍賣市場秩序。《拍賣法》是規范拍賣市場秩序的根本大法,是促進拍賣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主要抓手。一方面要加強政策溝通與協調,積極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厘清“電子競價”與“拍賣”的關系,盡可能爭取明確“拍賣”的行業專屬性質,糾正電子競價平臺以拍賣的名義進行宣傳推廣的跨界行為;要積極反映拍賣行業遭遇貿易壁壘情況,消除國有資產處置領域對拍賣企業的準入限制。另一方面要依法規范企業行為,尤其是業內過度競爭現象,已經成為危及行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必須及時加以糾正。如機動車拍賣中的低價競標、巧立名目變相收費等問題,損害了拍賣行業的整體利益,破壞了拍賣行業的誠信形象。為此,下一步要《遼寧省拍賣行業自律公約》和《關于禁止拍賣企業在報標中的過度競爭行為的自律規定》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工作,發現違反有關規定行為要嚴肅查處,以儆效尤。
第五、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目前。目前拍賣企業數量過多、有的長期潛水不經營、有的投機取巧搞不當經營甚至違法經營、有的不履行企業義務或不認真填報統計數據等現象比較嚴重。我們要進一步密切與主管部門的工作關系,主動配合政府部門開展工作,爭取在統計督報、審核與查實、年度監督核查、市場準入和退出管理、開展專項調查研究活動等方面有所作為,并爭取以購買服務方式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緩解協會經費不足的壓力。